::: 註解

亮點案例

:::

億馨針織股份有限公司 AI染整華麗轉型 簡樸工廠變身運動時尚實驗所

億馨針織股份有限公司
AI染整華麗轉型
簡樸工廠變身運動時尚實驗所

 

面對COVID-19(武漢肺炎)疫情衝擊,路易莎咖啡職人黃銘賢總經理超前部署,導入智慧工廠與供應鏈資訊串聯系統,逆轉危機,穩居本土咖啡企業第一名。
億馨針織總經理洪家傑(前一)雖從事傳產業,思維卻不傳統,透過「智慧機械 - 產業聚落供應鏈數位串流暨 AI 應用計畫」助攻億馨穩居高階機能布染整市場,更讓染整產業邁入下一個新里程碑。
週末假期,健身房內滿滿都是舒展筋骨的人,穿著 Nike 黑色運動褲的跑友在跑步機上快速奔 馳;穿著 Adidas 紅色運動衣的運動員對著沙包連續出拳,穿著 Lululemon 湖底藍瑜珈衣的 熟齡女子趴在瑜珈墊上伸展身體。

對愛健身的人而言,在揮汗如雨的當下,衣著的舒適與否,多少會影響運動的效率與心情, 正因如此,消費者偏愛購買知名大廠,如Nike、Adidas、Puma 的機能布運動內衣、瑜珈褲, 在 吸濕、排汗、涼感、抗菌、不變形等功能外,更要搭配美麗的顏色,讓運動衣變身時尚潮衣。這些大 廠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:億馨針織。

億馨針織擁有多項獨家染整技術,專門承接國際大廠的高端訂單,開發門檻高的機能性布料染 整技術,由於染整品質出眾,即使報價比同行高,仍是多間知名大廠的指定供應商。 億馨針織建立競爭優勢卻持續創新,不惜斥資上億元從義大利添購 15 台可蒐集參數的智慧染 缸機台,以及積極參與經濟部工業局「智慧機械-產業聚落供應鏈數位串流暨AI應用計畫」, 雙管齊下,要讓傳統的紡織染整廠華麗轉身,成為打造運動時尚的潮流實驗所。

 

 

 

機能紡織品翻身 重重關卡待突破

回顧台灣早期工業發展史,紡織業是重要命脈之一,而後受產業轉型、國際市場變化、新興國家競爭等影響,總營收持續下滑,直至 1998 年,紡織業者積極開發機能性紡織品,研發出抗菌、抗 UV、吸濕排汗、抗電磁波、降溫等各式功能性商品,不僅廣受國際市場矚目, 也為業界帶來新氣象。

隨著運動風潮興起,機能性服飾銷售額年年成長,台灣的機能性紡織品也越來越受歡迎, 全球運動服飾中,高達七成都使用台灣製的機能性布料,豐富的量產製造經驗、優異的人才資源、產業群聚效果及與國際大廠間良好的合作,台灣紡織產業的堅強實力有目共睹。

國際訂單大增,台灣業者卻面臨另一項考驗,技術領先,但機台與作業流程卻相對老舊, 多以人工處理紙本訂單,未導入數位化或是數位化不足,讓生產效率與效益始終無法最大化,這也是多年前,億馨針織總經理洪家傑面臨的難關。
聚和國際精化事業部擁有丙烯醇磺化反應、脫納技術等核心技術與製程,以高產品性價比,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緩衝劑業者。

洪家傑從電子業回歸家族企業時,也移植電子業的經驗,整合資源導入數位化,提昇生產效率。
 

 

 聚和國際過往如大多數化工企業一樣,數位化程度低,多依賴人工作業。

億馨導入數位化後,每批布料的履歷清清楚楚, 避免資源浪費與成本耗損。
拚數位轉型 產能提升增信心

原本從事電子業的洪家傑,七年前回到父親創辦的億馨針織任職,發現所有的訂單都是紙本作業,客戶要確認訂單時,員工就得放下工作,全廠跑透透去追布料進度,眼看家人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,洪家傑決定著手推動工廠數位化,導入 ERP 系統,蒐集數據以便做更高效率的管理。

勇於打破傳統作法,迎來的卻是反彈聲浪,初期常常是洪家傑講他的,師傅做自己的,為了提高師傅使用電腦系統的意願,洪家傑與廠商反覆討論,強調設計「人性化」,「操作介面最簡化,要能夠直覺性地操作,自己反覆試用到完全不出錯,才能說服員工來用。」洪家傑說。

初步數位化後的成效讓員工心服口服,不僅查詢客戶訂單時,電腦一敲就有資料,作業流程更是全面改進。洪家傑舉例說,以前億馨每批布的製程,都是由老師傅顏色色號、染料的配方等手寫在「紙本工卡」,任意放在布料車上。常遇到的問題是,因紙本工卡遺失,讓一整車的布料無法適切處理成了廢棄品。但染整流程導入數位化後,師傅透過電腦螢幕下簡單指令,系統會自動勾稽布料履歷、顏色色號、染料的配比以及過往顧客交貨紀錄,讓師傅更精準地執行工作,不僅降低成本耗損,更有效提高生產效率。

此外,紡織染整製程共有四個工段,光是染缸段就有十五台量產及三台樣品的機台,機台總量十分驚人,以往製程都是由資深員工憑經驗與記憶去安排,洪家傑坦言,這會導致許多機台閒置沒有產能,數位化之後,所有工段列出來共同排程,能將動線做最有效率的安排。

加班時間變少,員工負荷也減輕,洪家傑笑稱這是屬於億馨的工業 1.0,有了數位轉型的基礎,他對後續導入 AI 科技更有信心,進一步申請經濟部工業局「智慧機械_產業聚落供應鏈數位串流暨AI應用」科技研究發展專案,建置「機能布智慧染整供應鏈系統及示範產線」,將數據串流到資訊平台分析研究,並透過AI機器學習傳承師傅經驗,期許讓億馨的發展更上一層樓。
 
AI 深度學習 複製感性藝術家

「染色」是染整廠的核心技術,Know-How 都來自經驗豐富的老師傅,但老師傅退休之後, 接手的新人如何能快速承接工作,必須靠「機器學習」輔助。億馨合作的系統商賀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賀鑠表示,他曾經看過老師傅的筆記,上面寫的東西只有師傅自己看得懂,即使願意說明, 其他人也很難理解。

「師傅按照四十多年的經驗去調配染料,就像是依感覺行事的藝術家,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將他們的經驗數位化、模式化、公式化,讓他們的行為有依循的準則,變成像是科學家。」賀鑠認真地說。

將老師傅的經驗轉化為參數,廣泛蒐集過往的數據,再用整合對色率數據分析及智慧染整值系統,建 AI 模型找規則,最終打造出智慧染整系統。賀鑠表示,以往業主給了標準色之後, 師傅平均要打色八至十次,每次花費六小時,並確認顏色在每個光源底下都相同,才能開始染整作業,過程耗時費力。

如今透過全新的 AI 系統,直接將光源納入變異數,對比象限圖及波長反射率,可快速計算打色配方,師傅平均只要打色三次,就能得到準確的結果,大幅提高了對色率,也節省作業時間。

數位轉型1.0 到 2.0 複雜的事讓科技做

洪家傑指出,億馨針織的數位轉型分為1.0階段以及現在2.0階段。1.0階段是重視流程自動化,減少人工作業帶來的錯誤,升級到2.0階段,不僅是染色核心技術進階,蒐集的參數也更全面。洪家傑指出,染整過程會受非常多因素影響,光是染缸就有十多項參數要設定,染料、對應的助劑、染色時的高溫高壓、升溫曲線變化、染後固色劑等,都是影響機能布品質的變數,排列組合起來有成千上萬種結果,未來都將交給機器分析運算。

「染整業最重要的工段是『染』,之後有『烘』的定型程序,這兩段是整合的關鍵。」協助億馨系統建置的亞頌科技總經理何佩勳說。整合過程中最花時間的部分,就是要串連義大利染缸及德國控制器之間的操作程序,他們透過代理商聯絡原廠來回討論,最終建立遠端CPS 控制中心,將蒐集的數據串連至 ERP 系統,進一步進行製程監控與異常管理,同時輔助決策。

舉例來說,智慧管理平台上線後,可直接查詢監測所有機台的工單資訊,在製程異常前發出預警,提早排除染整業最害怕的「纏車」,避免布料整批報廢,降低成本損失。製程安排也比 1.0 時期進階,在「烘」程序就能將染整溫度相近的工單併排,不用等染缸升溫降溫,節省時間也收得節能功效,符合國際大廠綠色供應鏈的要求。

洪家傑表示上半年度受疫情影響,染整廠出貨量大減,產線恢復正常後,預估產能將可提升 30 至 50%,達到每日 15,000 公斤的產量,不僅提升效能、縮短交期時間、也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。接下來,就是持續發展上下游供應鏈串接系統,力求有效控制交貨時程、瑕疵率、預備貨量與庫存,同時預測上游供料時程,完整串連供應鏈資訊,讓整體產業發展一氣呵成。

億馨雖已站穩染整高端機能布的領導地位,仍致力導入數位化與 AI,結合傳統產業現代科技,降低成本、增進效能,不僅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,更期許以自身經驗為範本,扮演好火車頭角色,拉動台灣紡織染整業齊心奔馳向前。
聚和國際導入智慧工廠,用數字生產管理,打造出高效能與高效率的生產團隊。
各樣各色的染劑,如何精準調配顏色是染整廠不可說的秘密,更是開闢藍海的的關鍵。
 聚和國際導入智慧工廠,利用在各結晶槽裝上 Sensor 蒐集數據,透過數據分析產能,加以找出瓶頸,加以精進。
洪家傑將老師傅的經驗轉化為參數,利用 AI 深度學習,提高了對色率,也節省作業時間。
 聚和國際導入製造聚和雲供應鏈平台,利用視覺化的螢幕,讓工程師對更濃縮結晶槽的生產狀況一目了然。
洪家傑與系統業者合作無間,在鐵皮屋打造染整業的運動時尚實驗所。
 聚和國際導入智慧工廠,利用在各結晶槽裝上 Sensor 蒐集數據,透過數據分析產能,加以找出瓶頸,加以精進。
億馨耗費鉅資購買 15 台歐洲製造,可蒐集參數的染缸機台,帶動智慧生產。
點閱數:3750

延伸閱讀

大詠城機械3K鑄造升級智慧冶金熔化逆局點燃全球商機主題照片
大詠城機械3K鑄造升級智慧冶金熔化逆局點燃全球商機
大詠城機械 3K鑄造升級智慧冶金 熔化逆局點燃全球商機   圖說:鑄造業是工業之母,大詠城機械在總經理謝宜軒接班後,利用IoT技術,自主研發數位冶金工具,更建置雲端品質監控平台,建構出智慧冶金系統,擺脫傳統黑手業的困境,逆風點燃全球商機。 位於彰濱工業區內的大詠城機械的戰情室中,WINSON管理監控系統的大型電子面板上顯示著攝氏將近1,500度的熔解溫度,及鑄件的澆注溫度、熔解時間甚至熔解電力等等,一個又一個的數據不停地跳動著。大詠城機械總經理謝宜軒說:「現在利用我們自己...
點閱數:2234
漢門科技 量身訂做系統整合服務  接軌智造零距離  主題照片
漢門科技 量身訂做系統整合服務 接軌智造零距離
漢門科技 量身訂做系統整合服務 接軌智造零距離     圖說:漢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林炳輝認為,漢門之所以能成為台灣製造業智慧升級的推手,近四十年的服務經驗是快速切中企業需求與痛點的關鍵。 圖說:身為第一家通過SI6服務能量登錄的廠商,對於公司內外部管理、目標都有正面的幫助。 圖說:漢門科技打造生產資訊可視化,透過透明化的稼動率與產能等,展示生產線即時監控與管理。 圖說:元泰發行政處經理張睿婕分享,由漢門科技實際導入服務後,不僅減少電池在點焊階段的失誤,也大...
點閱數:2138
靈知科技「便捷訂單管理平台」,協助飯店業者飯店業者以為使用者為核心,提升服務效能主題照片
靈知科技「便捷訂單管理平台」,協助飯店業者飯店業者以為使用者為核心,提升服務效能
大多數飯店櫃台身兼數職,若人力調派不及時,易發生訂房疏漏及客戶入住體驗不佳等問題。因此,工業局推動的「智慧應用服務設計示範案」,協助資服業者靈知科技與服務設計業者應用劇本、場域業者統茂(台中)西悠飯跨域合作,調研飯店場域使用者(如飯店管理者、櫃台人員與旅客)之需求,規劃出新的飯店服務藍圖並研發解決方案。 亦即,靈知科技藉由藍圖開發「便捷訂單管理平台」,協助飯店業者一鍵式地管理訂房及空房資訊;並串接「AI客服系統」、「旅客自助報到系統」,讓旅客有更多元的方式瞭解資訊或進行報到等,分擔櫃台負擔。新...
點閱數:610
更多亮點
分享至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 分享至twitter(另開新視窗) 分享至line(另開新視窗)) 複製連結(另開新視
友善列印